CloudTop10

CloudTop10
部落格
雲端帳號治理指南:中大型企業如何管理 AWS 多帳號不混亂?
雲端帳號治理指南:中大型企業如何管理 AWS 多帳號不混亂?

雲端帳號越多越混亂?本篇解析中大型企業常見治理痛點,教你如何用 AWS Organizations、OU、SCP 建立清晰帳號架構,並簡述常見顧問協助實例,避免落入帳號失控困境。

在多數中大型企業中,雲端導入初期通常只會啟用 1~2 個 AWS 帳號。然而,隨著各部門、產品線、專案團隊需求逐漸擴張,很快就會衍生出多個帳號——研發、測試、生產、資安、AI 團隊、外包專案…結果形成一個難以追蹤的「帳號叢林」。

雖然 AWS 提供完整的帳號治理機制(例如 Organizations、OU、SCP),但若企業未在初期規劃清楚架構與角色分工,就容易導致:

  • 資源散亂、權限混亂、費用無法追蹤
  • 無法區分哪些帳號是正式用途、哪些為臨時實驗
  • FinOps 與資安無法落實,出事難以追責

一、問題開始於「帳號不是亂開的,而是沒被管理」

你是否聽過這些句子?

「這個帳號應該是當初測 AI 的時候申請的……誰還在用不確定。」
「帳號一堆,但沒人知道該找誰負責關掉。」
「那個 OU 的 Budget 怎麼爆了?沒人有權限查。」

帳號數量本身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這些帳號是否有清楚的治理架構與流程支撐。


二、企業帳號治理的三個核心:Organizations、OU、SCP

✅ AWS Organizations:帳號總控平台

允許企業將所有 AWS 帳號集中管理,可建立統一的付費帳戶與多個成員帳戶。

✅ OU(Organizational Units):邏輯分群與策略套用

企業可依照部門(如研發、測試)、功能(如資料平台、AI)、地區(TW、HK、SG)等方式劃分 OU。每個 OU 可套用不同的安全策略與 SCP 控管。

✅ SCP(Service Control Policies):策略守門人

SCP 可設定哪些帳號「不能使用什麼服務」,例如禁止未經授權的帳號啟用高風險服務(EC2、IAM、S3 Public 等),大幅降低資安與成本風險。


三、治理不只是技術,更需要制度與共識

成功的帳號治理,不僅是技術設計,更需要企業內部與外部顧問協作,明確定義以下內容:

問題類型建議做法
帳號命名混亂設定命名規則(ex: prod-marketing-apne1
權限難以追蹤導入 IAM 角色分工與權限審查流程
成本分攤困難設定 Cost Categories、Linked Accounts、Tagging
帳號爆增無管理導入帳號申請與審核制度

四、哪些顧問適合協助帳號治理與 Landing Zone 導入?

根據 CloudTop10 評比與公開官網資訊,以下 AWS 合作夥伴具備帳號治理與 Landing Zone 導入經驗:

  • 伊雲谷 eCloudvalley:通過 AWS MSP 認證,擅長帳號治理、資安控管與帳單視覺化整合。
  • 勤英科技 Elite Cloud:具備多雲環境帳號統籌與 FinOps 架構能力,協助建立 OU、SCP、帳號命名制度。
  • 萬里雲 CloudMile:強調合規導向帳號規劃(ISO、PCI),支援大企業多部門跨帳號架構。
  • Nextlink 博弘雲端:提供 Landing Zone 快速部署服務,適合快速規模化的企業架構設計。
  • CloudAce:強調 IaC 方式建立帳號治理流程,導入 SCP 與 IAM 管理自動化。

五、三步驟開始你的帳號治理計畫

1️⃣ 帳號盤點與分類:
整理現有帳號、用途、負責人、預算。

2️⃣ 設計 OU 與命名規則:
劃分邏輯群組,設計帳號命名(含部門、環境、區域等資訊)。

3️⃣ 推動策略與工具導入:
搭配 SCP、Billing Dashboard、IAM Policies 建立制度與自動化。


結語:治理不是限制,而是讓帳號真正能擴張

對中大型企業來說,帳號不是越少越好,而是該多時能多、該控時能控。唯有透過明確的帳號治理架構與制度,才能讓企業具備「可預期的擴張能力」,也才能真正發揮 AWS 雲端的彈性與敏捷。

📩 立即加入 CloudTop10 Telegram 社群,掌握最新雲端顧問資訊!
👉 https://t.me/cloudtop10

🌐 更多詳情請訪問:CloudTop10 官網

to top
Telegram